欢迎访问中国(温州)国际皮革、鞋材、鞋机展览会官网! 2024年8月23-25日 温州国际会展中心 English

首页 / 媒体 /

行业新闻

一双鞋子的致富路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厂房里,周正东正在按照款式、鞋码,一双双清点即将发出的鞋子,清点正确后,小心翼翼装箱、封箱,一套流程后他满意地看了看“战果”,坐在一旁休息下。在他身旁,是十几摞堆成五六米高的发货箱。

85后的周正东是河南偃师市的村民,偃师被誉为中国布鞋之都,制鞋业已有六七十年的积淀与基础,如今的制鞋产业已成为偃师市的传统支柱产业之一。

周正东父母那辈就从事制鞋业,他的父亲在当地鞋厂当了几十年的车间主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2008年在南京一所高校毕业后,父母想让周正东回河南老家,一起打拼开个鞋厂。但看着同龄人都在外打拼,周正东一心想留在南京发展。也正是这一年,对于周正东来说,发生了两件大事,一件是在南京遇到了人生伴侣张小丽,另一件是在河南老家,父母办起了自家的厂。

2010年春节,在外打拼了两年,周正东的工作处于稳步上升期,这一年的春节他回家过年,亲眼看到了父母办厂的力不从心。厂子刚开的时候,周正东的父母主要靠插跟这项工艺闯市场,导致了利润空间低,再加上管理制度粗放、市场竞争力弱、抗风险能力低,一度遭遇了市场的“严冬”。在深思熟虑后,也就是从那一刻起,他决定,要回家和父母一起好好办厂。

一直以来,周正东的父亲都认为,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之后的两年时间,周正东和张小丽都跟在父亲后面学习插跟、拉帮等制作工艺,他们用两年的时间逐渐掌握了制鞋流程,也熟悉了厂里的财务状况、管理制度、人员配置、销售渠道等。在摸清自身弱点,找准发展瓶颈后,周正东决定购买全流程的生产设备,以全产业链的方式生产鞋子。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不让自己的利润被压缩。

2013年起,周正东家的鞋厂逐渐步入良性发展阶段。“目前我们当地的主要制鞋工艺有注塑、聚氨纸、吹气发泡三种,我家以注塑工艺为主,”周正东介绍:“厂里主要生产劳保鞋,这种鞋适合的人群广泛,销量稳定,近年来,厂里鞋子的年产量都不低于60万双。”

据了解,在当地的制鞋业,一件鞋就是指一箱鞋,如果是棉鞋,一件鞋有30双,如果是单鞋,一件鞋有35双。一批货的周期很短,从生产到打包,一般一天,最多两天时间,在这样一个周期,周正东厂里要发出去80件鞋,也就是2400双左右。

2023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特色产业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一条重要途径,要着力做好‘土特产’文章,以产业振兴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眼光向内,依托“门口”。“我家厂里现在有20名工人,他们都是周围的村民,日常的劳动工种每月收入约7000元,像拉帮、看机这些技术工种,月收入能达到一万元以上。”周正东介绍。

在制鞋这条路上,周正东和张小丽可谓下足了绣花功夫。不断尝试,不断探索,这几年,他们转型“互联网+”思维,让其成为增加销量的另一个突破口。“网上不分淡旺季,不仅成本低,而且交易操作方便快捷,”张小丽介绍,她这几年在阿里巴巴等网购交易平台上做劳保鞋批发生意,目前网上销量稳定,有不少网上客户还成功转为线下实体店的长期客户。

酒好也怕巷子深。周正东目前正着手注册商标,力争让自家鞋厂品牌更响、销量更多。周正东透露,线上加线下双重销售渠道下,让厂里这几年的年利润达到了百万级。

如何成为行业中的“一枝独秀”?这是周正东一直在思索的问题。龙年初始,周正东跟着张小丽来到家住江苏的老丈人家过年。“江苏对我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这里是我学习、工作的地方,也是我的第二故乡,”周正东告诉记者:“去年年初,厂里就经常会出现产量跟不上销量的情况,这次来江苏,我考察了南京、南通、淮安等地,今年,我想在这几个地方开分厂,投入五六条生产流水线,带领身边亲戚朋友共同致富。”

龙年的正月初五,周正东回到老家,继续开启“忙碌模式”,厂里的生产设备歇了几天后重新启动了,工人们生产、装箱、打包,装车,将鞋运往各地销售点。截至目前,周正东家生产的鞋子不仅销往国内市场,还有一部分订单来自国外,销路越来越广、产量越来越大,不仅让周正东看到了更多的希望,也让身边的村民看到了致富的道路。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春天做单鞋,冬天做棉鞋,一年四季都有事做、有钱挣,周正东给自己定了个小目标,“我想在五年内带动周边100位乡亲们共同致富……”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