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温州)国际皮革、鞋材、鞋机展览会官网! 2024年8月23-25日 温州国际会展中心 English

首页 / 媒体 /

行业新闻

凉鞋“凉”了吗?传统鞋业还有哪些变化?

这个夏天,“为什么大家夏天都不爱穿凉鞋了”等类似词条登上热搜,收获上万次讨论和超5亿次阅读。一杂志发布的调查数据也显示,有六成人夏季不穿凉鞋,其中“00后”占比超63%,远超其他年龄段。凉鞋真的不再受欢迎了?随着年轻一代成为消费主力军,凉鞋产业乃至中国鞋业会迎来怎样的变化?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有观点》特别策划“行业洞察”,本期从凉鞋谈起,对话两位来自“中国鞋都”的嘉宾——温州市鞋革行业协会副秘书长黄蓓思、晋江拖鞋联盟秘书长张振限。

穿鞋之变:既要时尚,又要适配场景

在不少人的记忆中,炎炎夏日总缺不了凉鞋的身影。可现如今,凉鞋却似乎真的“凉”了。有媒体发布问卷结果显示,在“近两年你穿凉鞋的频次是否发生变化”这个问题上,有58%的受访者表示自己穿凉鞋的频次减少了,只有8.46%的人表示频次增加。“凉鞋不那么受欢迎”的趋势,两位嘉宾都表示认可。这背后,究竟有哪些原因?

温州市鞋革行业协会副秘书长黄蓓思从市场需求的变化出发,将背后原因归结为三点:第一是时尚趋势变了,夏天的穿着风格变得以运动、休闲、户外为主;第二是凉鞋的鞋底设计较为简单,舒适度与安全性较差;第三是传统凉鞋不够正式,与之匹配的场景较少。基于这些分析,黄蓓思强调:“企业要紧紧把握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及时适应市场需求……未来,凉鞋还是要朝着舒适性和功能性的方向去发展,考虑到脚部的舒适度、鞋底的柔软度,并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设计相适应的功能。”

晋江拖鞋联盟秘书长张振限就“场景”这一点做了更细致的阐释,并补充了凉鞋市场的国内外差异。他表示,凉鞋的设计源头在欧美。在欧美,往往周末全家相约去户外,而现在国内越来越多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向宅家休息转变,影响了凉鞋在国内市场的流通。“生活方式的转变使现在中国的凉鞋市场萎缩,我们公司这两年在凉鞋跨境电商方面倒是增长了不少。”

制鞋思变:适应市场,改善凉鞋经营

消费者穿鞋的选择在变化,企业制鞋的工艺和理念也并非一成不变。作为由中国皮革协会评审出的“鞋都”,20世纪70年代便开始制鞋的晋江、以鞋业为支柱产业的温州,都开始了转型。

回应消费者对凉鞋的种种需求,鞋企纷纷利用先进科技对凉鞋的材料和生产技术作出改进。黄蓓思介绍,随着科技的发展,凉鞋换用了更轻便、更舒适的轻质材料,并不断增加防滑、防水、减震等功能,越来越多的凉鞋制造商还开始关注产品的可持续性,使用再生塑料、天然橡胶等环保材料来制鞋。近年来,温州鞋业的头部企业已经相继完成生产技术和设备的布局,机械臂、自动化生产线等设备、设施的加入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也已开始进入制鞋行业。“未来将通过智能手段对市场需求和消费者的行为进行分析,以更好地了解消费者的需求,推出更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黄蓓思讲到了更多期待。

不过,业界也承认,尽管鞋企纷纷采取了种种改善措施,凉鞋自身的一些特质使得整个产业的处境还相对尴尬,转型升级遇困。张振限指出,凉鞋的生产工艺较为复杂,比如一定要有后跟带,因此无法像拖鞋那样简单地用模具量产,又难以赚得与运动鞋比肩的利润,处境“不上不下”。此外,国内凉鞋行业对人工的依赖仍非常大,跟不上现在快节奏的一些商业模式。“生存是最重要的,这样的速度太慢……整个商业模式现在处于一种‘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境界。”张振限有些无奈。

鞋业求变:共筑品牌,保护知识产权

我国鞋业的变革其实不止于因风而动,更希望主动寻求变化。处变,思变,求变,我国鞋业正在路上。

张振限经历了鞋业从代工走来的曲折,一再强调“要勇敢地做自己,做我们自己的品牌、拿得出手的品牌”,而现在晋江确实已有很多鞋企拥有自己的创新实验室,并细致定位了各自深耕的垂类,为打造本土响亮品牌而奋斗。黄蓓思介绍,去年,温州对鞋企做了分类评选,产生了一批拥有成熟管理体系和雄厚技术积累的“链主企业”,带动整个产业链上下游的协作,并通过集采等形式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众多中小微鞋企发展提速。

需要注意的是,泥沙俱下的行业洗牌过程中,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保护好知识产权是产业良性发展的基本保障。张振限表示,知识产权是现在困扰整个行业的痛点,从知识产权归属的判定,到知识产权的维护,再到侵权后的处理,都需要国家进行更清晰的规制或者设立独立机构,让企业能更便利、低成本地维权。“保护知识产权其实就是对创新型企业的尊重,有利于整个行业的发展。”他说。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