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温州)国际皮革、鞋材、鞋机展览会官网! 2024年8月23-25日 温州国际会展中心 English

首页 / 媒体 /

行业新闻

安踏体育(02020)上市15周年:市值增长20倍“全球化”战略进行时

2022年7月10日是安踏体育(92.3, -6.85, -6.91%)(02020)在资本市场的第15个“生日”。

作为中国本土体育服饰第一品牌,也是港股体育用品板块的“常青款”,安踏在过去15年中给资本市场留下了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记忆。

时间拨回2007年7月10日,安踏在上市当天收获了130亿港元的市值。在早前的招股阶段,仅公开发售部分就获得183倍的超额认购,加上超额配售,安踏的IPO融资金额超过35亿港元,创下当时中国体育用品行业融资金额最高纪录,而这,仅仅是一个开始。

2009年,安踏晋身摩根士丹利环球标准指数成份股(MSCI),集团在国际资本市场的声誉及地位进一步跃升。

2014年沪港通开通及2016深港通开通,安踏均获纳入为首批合资格股票之一。2019年,安踏成为国企指数成分股,在随后的2020年又成为恒生指数(21124.199, -601.58, -2.77%)成分股,并入选24个可持续发展相关指数。安踏在上市15年间还累积获得83资本市场相关奖项。

安踏为什么能长期获得资本市场的认可?站在投资者的角度,答案可以浓缩为三个字——“高回报”。

安踏历史财报数据显示,2007至2021年,集团营收从31.82亿元(人民币,下同)增长至493.28亿元,增幅为14.5倍,复合年均增长率达到21.63%;同期归母净利润从5.38亿元增长至77.2亿元,增幅为13.35倍,复合年均增长率为20.96%。

反观本土品牌中安踏最主要的竞争对手,李宁(68.7, -3.20, -4.45%)(02331)2007年的营收为43.49亿元,2021年增长至225.72亿元,期间增幅仅为4.2倍。李宁2007年的股东应占净利润为4.74亿元,2021年为40.08亿元,期间增幅为7.5倍。

事实上,稳坐中国本土运动品牌第一把交椅后,安踏就已经开始更多的对标国际顶级运动品牌。据Euromonitor数据,安踏2021年国内运动鞋服市场份额(市场占有率)达到16.2%。排名由第3位上升至第2位,超越阿迪达斯(14.8%),与耐克的差距进一步缩小。

安踏.jpeg

随着业绩稳定增长行业地位持续攀升,安踏保持上市15年每年派付股息,2007至2021年累计派付股息超过人民币200亿元。更令人赞叹的是,截至2022年7月7日收盘,安踏的市值达到2691亿港元,上市15年实现市值20倍涨幅跨越,市值复合年均增长率超过24%。

安踏1.jpeg

安踏股票市值的价值成长,在全球运动服饰赛道是现象级的。有数据显示,VF市值达到400亿美元用了120年,阿迪达斯用了68年,强如耐克也用了46年,而安踏仅用了29年。

在智通财经看来,安踏的市值成长是公司业绩长期稳健增长和(52.8, -0.40, -0.75%)投资者认可相互作用的结果。安踏在运动服饰市场做出耀眼成绩,可谓做了正确的事,又对投资者的“胃”。

何以见得?首先站在投资者的立场引入一个最常用的投资分析框架——杜邦分析。杜邦分析的核心思想是通过财务指标的内在联系,系统、综合的分析企业的盈利水平,其计算公式为:股东权益回报率=总资产回报率×权益乘数=利润率×周转率×权益乘数。

据杜邦分析,较高的股东权益回报率是投资者核心诉求,而企业要想提升这一指标就必须提高经营利润率、提高资产周转率以及使用适当的财务杠杆。其中,企业的收入状况是利润率和资产周转率的核心变量,收入又是产品售价和销量的乘积。因此,以尽可能高的销售单价销售尽可能多的产品,是企业的追求,也是提升股东投资回报率的根本。

智通财经注意到,安踏过去15年销售收入的高复合增长,是产品销售“量价齐升”的结果。这一点根据集团销售毛利率的变化可以明显觉知。2021年,安踏的销售毛利率达到61.64%,而2007年的销售毛利率是33.16%。自2012年以来,安踏的销售毛利率实现连续9年上升。

安踏2.jpeg

需要注意的是,不要简单地认为安踏的收入增长源自大量的品牌营销和跑马圈地式的开店,因为若一个品牌只做简单的事,必然会湮没在竞争的滚滚洪流之中。

“品牌+零售”变革夯实成长基本盘

进入21世纪,中国加入WTO后迎来经济高速增长,大众消费能力显著提升,叠加北京奥运会等体育赛事带来运动热潮,为运动品牌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土壤。

在运动服饰这样高速发展势头下,头部运动品牌借势扩张门店、增加库存,从供给及营销端促进消费。

随后,由于奥运热潮消退、次贷危机对经济造成负面冲击等因素,中国运动服饰行业需求减少、增速放缓,加之由于前期业绩的快速增长导致行业品牌商总体过于乐观,部分运动品牌忽视转型信号盲目扩张,加剧渠道过剩,导致行业进入去库存周期。

当年运动服饰行业发生库存危机,一个重要原因是大环境的变化,但如果安踏将企业发展的阵痛完全归咎于大环境,可能很难塑造今日之辉煌。

消费领域曾流传这样一个观点,真正的竞争对手是不断变化的“客户需求”。而产品滞销、生意萧条的原因只有一个,即现在的工作方法已经无法满足时代和消费者的需求变化。

如今从“后视镜”中看,消费者对运动健身的偏好其实一直未改变。Euromonitor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运动鞋服市场规模达到3718.18亿元,同比增涨19.06%。主要原因是,疫情状况好转,下游需求恢复快速增长,消费者更加注重体育锻炼。基于此,我们能更加笃定运动服饰市场一直未变,需要变的是从业者的经营策略。

再回到那个因高企的库存令整个行业焦头烂额的年代。李宁为了扭转局面开启品牌重塑之路,转战高端市场,在一二线城市和耐克、阿迪达斯正面硬刚,结果无奈败北,李宁也因此付出沉痛代价。2011至2013年,李宁销售收入连续三年下滑,其中2012年实现销售收入66.76亿元,同比下滑25.22%,税后净利润更是亏损了19.6亿元。

反观安踏,找准品牌定位,坚持聚焦大众市场,以高性价比的产品注入消费者的心智,收获了海量忠实用户。更为重要的是,安踏为了降低库存开始进行运营模式深度变革,在行业内率先建立一套以消费者为导向的扁平化零售管理体系。2013年,安踏正式提出品牌零售战略,取消部分中间层级以精简分销架构,全面贴近消费者。

安踏的变革直接奠定的集团在中国运动服饰行业的领先地位。2012年,安踏以76.23亿元营收反超李宁,并实现税后净利润13.56亿元。多年后,当李宁醒过神来之时,安踏的“车尾灯”已经离他远去。

安踏的变革无疑是正确的,因为消费就是“心理战”,商品流通的过程是企业和消费者互相了解的过程。消费者作为个性化的个体,对服务的期望值不尽相同,对服务体验的感受不经相同,就可能得出大相径庭的结论。

安踏创始人丁世忠有一句名言,安踏不仅要做消费者买得起的品牌,更要做消费者想要买的品牌。在智通财经看来,安踏旗下的品牌实现高性价比到差异化蜕变,懂市场、懂消费者是必经之路,以需求为导向打造打动人心的产品,解决的不仅仅是产品滞销即资产周转速度慢的问题,更为安踏的“单聚焦、多品牌、国际化”之路铺平了道路。因为,当你真正懂得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产品之后,不仅可以打造广受大众消费者喜爱的专业运动品牌——安踏;也可以打造出定位高端市场的时尚运动品牌——FILA;更可以打造有多个代表品牌的高端户外品牌群。

专业塑造三大增长曲线

时至2021年,安踏集团及亚玛芬体育旗下共有10大主要品牌,已经打造出极具竞争力的三条增长曲线。其中包括:以安踏品牌为核心的“大众、专业、新国货”的创新增长曲线;以FILA为核心的“时尚、高品质”的高增长曲线;以迪桑特、可隆体育等国际品牌为核心的高潜力增长曲线。

分品牌看,2021年安踏品牌实现收入240.1亿元,同比增长52.5%;FILA品牌收入同比增长25.1%至218.2亿元,其他品牌收入同比上升51.1%到34.9亿。形成安踏与FILA两大增长引擎双轮驱动,三大增长曲线齐头并进的局面。放眼全球体育用品市场,安踏和VF集团是目前唯二同时拥有两个收入30亿美元以上品牌的企业。

安踏取得这些成就,其中当然有行业成长的红利。相较于其他服装细分行业,运动鞋服行业具有更高的增速。另一方面,运动服饰行的进入壁垒也会其他服装行业所难以企及,当行业跑出份额领先的企业时,头部企业的“虹吸效应”也会随之显现。

运动服饰市场的进入壁垒之所以高,主要原因是运动品牌的“内核”是产品力,产品不仅是经营活动的起点,也是盈利能力的核心驱动因素。安踏品牌策略的成功,集团对产品力的打造居功至伟。支持安踏打造差异化的产品和品牌战略的是集团长期高强度的研发投入。

据智通财经了解,安踏于2005年成立行业首家国家级运动科学实验室,累计参与83份国际、国家、行业标准制修订。截至2021年,安踏集团已累计投入超56亿元用于自主创新研发,预计到2030年,累计研发投入将超过200亿元,累计申请专利超2600项。

长期以来,安踏十分注重在研发创新上对基础学科的投入,深耕运动科技研发与创新设计领域,成立国内行业首家获国家认定的国家级运动科学实验室,拥有中、美、日、韩、意五大设计研发中心,已搭建覆盖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全球创新研发网络,吸纳了200多名来自20多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学科科研工作者。

作为行业龙头,安踏还率先推动运动科学基础性创新。先后与清华大学成立了“清华安踏运动时尚联合研究中心”,与行业内的专业高等院校北京体育大学、东华大学等高校及科研机构进行产学研的深度合作。目前,安踏已经拥有60家大学、科研机构研究所的全球合作资源。安踏不仅在科技创新层面持续突破,应用层面也扎实推进。据悉,安踏已连续8届和中国奥委会合作,合作时间长达12年。在过去十余年中,安踏为28支中国国家队打造奥运装备,为同行中最多。

以研发驱动产品力,以品牌赢领运动服饰赛道,安踏已连续三年入选Brand Finance全球最有价值服饰品牌Top20,连续两年入选 BrandZ™ 2022最具价值全球品牌服饰类TOP10,排名第一的中国体育品牌。

全球化+“共赢共生”决胜未来

上市15年以来,聚焦体育用品赛道的安踏,踏上了一座又一座高峰,即便如此,讨论安踏成长的“天花板”还为时尚早。

2021年7月,安踏品牌曾发布未来5年战略目标,致力于在未来5年,实现流水年复合增长18-25%;线上业务年复合增长30%以上,2025年占比达到40%;巩固多层级优势渠道,持续加强一至三线城市布局,流水占比超过50%;加强购物中心布局、店数翻倍;总体市场份额增加3到5个百分点,保持中国运动品牌领导者地位。

安踏品牌的5年战略规划是集团2016年提出“单聚焦、多品牌、全渠道”战略的延伸,表明集团在国内市场的发展仍然有广阔的空间可以深度挖掘。

然而,正在既定战略目标上稳步前行的安踏,并未满足于此。《孙子兵法》推崇的“主孰有道”持续在安踏的成长中发挥作用。据了解,安踏创始人丁世忠一直有一个梦想——“不做中国的耐克,要做世界的安踏”,丁世忠的眼界可以证明,单单安踏品牌的发展战略,还只是整个集团的全局战略的一个缩影。事实上,一张属于安踏集团的“全球化”大网已经悄然铺开。

2019年,安踏集团联合多家投资机构,用46亿欧元收购芬兰体育巨头亚玛芬(Amer Sports),成为中国体育用品行业最大的跨国收购案。收购完成后,安踏集团持有亚玛芬57.85%的股权,成为控股方。

回顾安踏上市15年的历程,其不仅从一家传统的民营企业转型成为具有现代治理结构的公众公司,也正在从一家立足于本土市场的中国企业发展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全球化企业。将2019年并购的亚玛芬体育相关业务统计在内,安踏集团的海外业务占比已经达到40%。

目前,安踏集团在供应链、零售门店和创新研发设计网络的布局上均已实现了全球配置,接下来再继续将国际品牌引入中国市场的同时,也将致力于推动安踏品牌作为中国运动品牌的代表走向世界,计划在五年内将安踏品牌的海外业务占比提升至15%。

难能可贵的是,注重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同时,安踏集团还在坚守“将超越自我的体育精神融入每个人的生活”的使命,面向未来,着眼“共赢共生”,与消费者、伙伴、环境、社会等利益相关方价值共生,推动实现可持续发展及共同富裕。

公司内部,安踏为52,000多名员工提供广阔的事业平台和健康的工作环境,完善全球化、多元及多层次的人才梯队。2021年度,员工培训覆盖率达79.7%,女性高管占比达34.7%。作为行业龙头企业,安踏加强与在中国的357个供应商及22个海外供应商的紧密合作,并带动产业链升级。

公益事业方面,安踏亦倾力回馈社会,2021年全年捐赠投入超3.3亿元;持续5年的“茁壮成长公益计划”支持乡村振兴,累计捐赠投入已超5.5亿元,捐建150家“安踏梦想中心”,培训2,817名体育教师,在中国9,137间学校的超350万名学生受益。

此外,集团创始人家族宣布投入100亿元现金及股票,成立“和敏基金会”,以实现社会共生。

“因上精进,果上随缘;但行好事,莫问前程”,成功并非偶然,而是必然。安踏围绕“科技引领,专业为本,品牌向上”这一核心战略,以创新驱动发展,服务最广大的运动爱好者和国民,让人们得到运动带来的健康和快乐,为社会创造出巨大的价值。

3年后的7月10日,安踏将迎来在资本市场的18岁生日,届时安踏将给资本市场奉献一场什么样的“成人礼”,值得消费者、投资者及社会各界共同期待。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