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鞋业采购商协会主席解析鞋业采购政策
乘着2004年首届“北京·世界鞋业论坛”在京成功举行的东风,第二届以“破解中国鞋业走出去的困局”为主题的“2005北京·世界鞋业论坛”于7月3日在北京京广中心宴会厅隆重开幕,以中国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副主任艾丰、商务部外贸发展副事务局长朱仲星、中国轻工业进出口商会副会长栾春生、欧洲鞋业零售商协会联盟主席马希莫·唐达、意大利鞋业联合会副主席弗兰克· 巴林、意大利鞋业联合会前主席路易伊诺· 罗西、中国鞋业领袖康奈集团和专业媒体为核心的政府高官、中外鞋业精英齐聚一堂就如何破解中国鞋业“走出去”的困局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与交流。
在此次论坛上,中欧双方就“如何打破中欧鞋业贸易坚冰”展开了激烈的对话。2004年的西班牙烧鞋事件、俄罗斯扣鞋事件、最近的劳保鞋反倾销调查,在中国人看来,这并不是偶然,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问题呢?与会的三位欧洲鞋业代表分别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欧盟鞋业采购商协会主席马希莫·唐达认为:“在20年前中国并未加入WTO,欧盟对中国鞋实行了配额制度,虽然对中国鞋进行了限制,但是中国输入欧盟的鞋子增长还是很快的。2005年1月欧盟取消了配额制度,就像一个大坝崩溃了一样,洪水便随之冲出,就会导致有人受伤,有人死掉,有人活不下来,这部分人主要是鞋类制造商,因而受伤的人就要向欧盟提要求,洪水冲进来肯定是挡不住的,所以要理解受到损伤的人。”
中国鞋大量进入欧盟对于采购商来讲,并不可怕,因为他们的采购宗旨是:“谁的东西好、便宜,就采购谁的,但重要的是采购的商品必须要有产地、品牌和商标。”(信息来源:慧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