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温州)国际皮革、鞋材、鞋机展览会官网! 2024年8月23-25日 温州国际会展中心 English

首页 / 媒体 /

行业新闻

“中国因素”增强 贸易摩擦不可避免

  今年以来,中国和欧盟贸易摩擦频繁地出现在世界主流财经媒体的头条。6月11日,中欧刚刚就纺织品出口达成协议,中国鞋随即被列为反倾销对象进行调查。对中国鞋的调查还未结束,欧盟又开始酝酿提高对中国自行车征收反倾销税。据称,7月中旬,欧盟将给已经征收了13年的中国自行车反倾销税有一个答复。   一波未平又起一波的中欧贸易摩擦,让政府忙于奔走的同时,也把中国推向了世界贸易格局的中央,面对如此频繁的贸易摩擦,中国人如何应对,成了世界瞩目的焦点。 一、“中国制造”引起恐慌   纵观引起中国和欧盟贸易摩擦的主角,无外乎纺织品、鞋子、自行车等普通的日常生活用品。然而正是这些普通的“中国制造”商品,大量地占领着欧洲市场,引起了欧洲人的恐慌。   自今年1月1日起,进口配额的取消使得中国纺织品出口量巨增;意大利制鞋商更是抱怨“中国鞋”不仅踩遍了欧洲市场,而且也把意大利人的工作机会给踩没了。大量“中国制造”的日用品迅速占据货架,把很多小店铺挤出街道,欧洲国家无法完全适应中国作为一个庞大经济体影响世界价格,一时间中欧贸易狼烟四起。   在这些看似不起眼的中国制造商品的背后是贸易领域的博弈。据悉,10年前欧盟对华贸易是盈余,到2002年,欧盟对华贸易赤字是476亿欧元,2003年是555亿欧元,2004年是708亿欧元。今年前两个月,欧盟对华贸易出口比去年同期增长2.5%,而进口增长了21%。去年11月,欧盟企业和工贸委员会发布的年度报告说,“中国在汽车、计算机和高科技领域闪电般的突进,威胁着欧洲的经济基础”。中国在技术上不仅已达到西方水准,而且劳力成本要低得多,给欧洲企业带来巨大挑战,不能再把中国同“粗糙的鞋帽和玩具制造者”联系在一起。于是,欧洲一些企业及制造商表示了极大不满,认为中国制造冲击了欧洲市场,造成了自己利益的极大损失,纷纷建议对中国商品实行反倾销调查,更有甚者,意大利右翼政治家把经济衰退的原因归咎于“像地中海一样包围我们的中国产品”。   实际上,欧洲对中国的抵触情绪已经演绎出不少与文明相悖的荒诞事实:西班牙的中国鞋店被砸,法国媒体热炒中国女留学生工业间谍案,瑞典出炉中国学者间谍案,部分欧洲评论家把中国标签为“一个擅长抄袭的国家”……   中国与欧盟在经济领域的摩擦已经达到了有史以来的最顶峰。这种频繁的贸易摩擦让人不禁想起中国与美国旷日持久的贸易冲突。有人称,中美贸易冲突更多的带有政治因素,而中欧的贸易摩擦则是纯粹经济领域的碰撞。对此,外经贸大学中国WTO研究院院长张汉林认为,事实并非如此。 二、各种贸易摩擦殊途同归   无论中美与中欧贸易摩擦方式如何,其目的殊途同归。   不可否认,在美国看来,来自中国的挑战除了贸易之外,金融、安全、环境、能源等方面也逐渐被关注。因此中美贸易纠纷不仅仅是经济问题,它的意义已经上升到了战略层次。美国对中国采取的贸易抵触大多数是官方大肆宣传;而欧洲人对中国的贸易抵触更多的是在民间发酵。如果说,中美贸易冲突是自上而下,那么中欧的贸易摩擦则是自下而上。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让美国担心,也同样使欧洲发达国家担心。他们不能确定中国未来的发展以及未来中国对国际形势的影响,于是他们对中国增长的戒心在增强,希望用规则束缚中国,换句话说就是要求中国按规则办事。   规则的背后是利益。在国际关系中,历来“只有永恒的国家利益”,这已不仅仅是一场国际贸易领域的争端。作为WTO最基本的原则,自由贸易原则正在成为美国和欧洲不同党派和利益集团之间斗争的筹码,他们对中国也是如此。   事实上,欧美发达国家的知识、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品需要中国市场,他们也需要中国价廉物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来满足国内需要,但他们更注重的是中国巨大的潜在市场,注重中国市场未来发展蕴含的潜在威胁。当这种潜在威胁逐渐有上升的苗头时,经济摩擦往往就不仅仅是经济二字能概括的了。   曾经在白宫和美国贸易代表处主管中国事务的前美国官员贝德不久前指出,中美贸易冲突有政治因素在其中;而今年6月,英国情报部门也赫然把中国等20多个国家列为“头号情报威胁”,并且提醒公民要随时绷紧“防谍”这根弦,特别是在高科技领域,如IT、基因、激光、光学、电子等方面。另外,从法国、丹麦的欧盟宪法公决到首脑峰会,再到八国峰会,“中国”也逐渐成为人们热衷谈论的对象。可见,无论美国与欧盟对中国采取何种贸易限制,其维护自身利益和把中国纳入自己规则要求的想法是一致的。 三、中国人需要主动应对   贸易摩擦几乎是相对落后的经济体在走向发达经济过程中的必修课,能否处理好眼下这场贸易争端,是中国走向贸易强国的一个重要关口。   国外有专家认为,在全球化时代的大背景下看,贸易摩擦早晚会来。全球经济进入了所谓的“摩擦经济时代”,它的突出特点是摩擦的复杂化、综合化与常态化。对中国来说,快速的经济增长,对外贸易的急剧增加,必然与其他国家产生这样的矛盾,这是一种“合理对撞”。   不过有关纺织品、鞋履、自行车、汇率等贸易的摩擦来得比我们想象的要早。中国人需要习惯这种被动的贸易摩擦,而且也要主动利用世界贸易规则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企业界尤其如此。回顾战后西方国家国际贸易史可以看出,尽管摩擦不断,但毕竟没有阻挡住各国对外贸易以比经济增长更快的速度发展,更没有真的引发大规模贸易战。这一方面是各方认识到发展国际贸易是经济发展的不可或缺的条件;另一方面,各国更重视的是在科研开发方面多下工夫,更快地实现产品升级换代和产业升级。可见中国政府及每一个企业现在考虑的问题应是摆正心态,学会在摩擦中生存成长,学会利用规则保护自己的权益。   不管我们愿不愿意,对于中国来讲,国际经济摩擦时代已经来临,此次中欧贸易冲突也许只算得上中国遭遇强力贸易保护主义的开端,随着“中国因素”在全球贸易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中国频繁遭遇贸易摩擦仍将不可避免。在国际贸易新格局中,中国第一次从舞台的边缘走到了中央。现在聚光灯已落到了头上,如何在WTO框架下维持国际贸易的长期稳定,所有观众在注视着中国的表现(信息来源:经济参考报)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