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欧关税提至19.4% 浙江鞋企酝酿调价
从下月7日开始,欧盟将对我国出口的皮鞋加征反倾销税,半年的时间里,增收税率将从4.8%升至19.4%。在此期间,如中欧不能对皮鞋产品出口达成谅解,欧盟将确立该反倾销税额并维持5年。
本月16日欧盟各成员国通过的对我出口皮鞋的反倾销初裁,再次验证了业界及媒体对此所作的以上判断。这意味着,中国鞋企之前所作的抗辩最终没有获得认可;作为皮鞋出口大省,浙江这次也没能从"反倾销"的阴霾中逃脱。
“这绝对是一个‘双输’的决定。” 浙江温州鞋革行业协会秘书长朱峰说。
经历了准备相关抗辩材料、组织温州当地鞋企赴欧洲各国游说、联系三地鞋革协会组建应对联盟等一系列动作之后,这位一直活跃在抗辩欧盟反倾销前线的协会负责人此时反倒变得淡定从容:"温州皮鞋的国际化之路不是加税就能挡得住的,而欧盟此次所作的决定,付出的代价肯定比我们所受的损失更加惨重。"他表示,虽然反倾销可以暂时弥补欧盟各国鞋企的竞争劣势,但是当地制鞋行业的整体滑坡却是拉不住的。
奥康集团有关负责人也表示了类似观点:"我们生产的皮鞋质量优良、价格低廉,最终仍然会得到欧洲消费者的认可,这是任何贸易保护主义不能阻止的。"据他介绍,他们公司出口欧盟的皮鞋约有150万双,占总量的50%左右。这其中大部分为欧洲皮鞋品牌GEOX与他们合作生产的优质鞋,对此,GEOX公司也表示"难以理解。"而尽管难逃被加税的命运,但是目前看来,GEOX公司不会放弃与他们的合作,除了成本有可能会有所增加,向欧洲输出皮鞋暂时不会受到影响。
据朱峰秘书长介绍,虽然初裁已经获投票通过,但是最终决定仍需下周才会由欧委会公布;而在此之后,将有三个月的应诉期,在这段时间内,他仍将联合泉州及广东的鞋革行业协会进行抗辩,"我们不会放弃为中国鞋争回市场经济地位的任何机会,理论上,我们仍有胜诉的可能!"
据悉,欧盟对我出口皮鞋作出反倾销初裁的理由,是相关官员认定中国鞋业变相接受政府补贴,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向欧盟市场进行倾销,对欧盟鞋业构成冲击。有数据统计,欧洲各国约有9000余家制鞋企业、12万左右的就业人口,反倾销就是为了保护这部分人的利益;但是欧盟各成员国显露出的截然不同的表情却让局面显得十分尴尬:代表生产商利益的"加税派"和代表零售业者及消费者利益的"反加税派"都向欧盟施加压力。意大利、西班牙和葡萄牙等国坚决反对缩小反倾销措施,要求一步到位征收高额反倾销税;而欧洲零售商和消费者组织则呼吁成员国努力提高自身竞争力,不要再试图挽救早已不具竞争优势的行业,损害欧洲经济的健康发展。
至于如何应对即将到来的高额关税,朱峰秘书长表示,羊毛最终出在羊身上,如果关税提高了,温州的制鞋企业对价格进行合理调整也在情理之中,"到时候,吃亏的只会是欧洲的消费者。"而康奈鞋业副总经理周津淼则表示,他们已经在制定相关的应对方案,除考虑调整价格外,还将整合出口资源、积极开拓除欧盟外的其他市场。
也有业内人士对由此引发的一系列影响表示担忧:"由于反倾销税率是由进口商来承担,加上欧元存在贬值的可能及人民币升值等三大压力,进口商极有可能把订单转移到泰国或印尼等国家,本身一些进口商或采购商就在全球范围都有工厂。订单一旦转移,中国鞋企非常难再争取回来,这对中国制造商才是最致命的。"
对此朱峰表示认同:"在接下来的半年乃至更长的时间内,浙江的制鞋企业遭遇阵痛是必然出现的现象,但是另一方面,欧盟的这一决定或许也将促成我们的皮鞋企业进行产业升级,大的越大,小的则被淘汰。" (信息来源:新华网)